首页 > 历史军事 > 我被迫跟着侯景谋逆 > 第三十二章 你们没错

第三十二章 你们没错(1/2)

目录

“你们没错,是陛下错了,是我柳津错了。”柳津老泪泣不成声。

这是从沉思中醒过来的柳津说的第一句话,李愿和刘辅元震惊的无以复加,连忙躲开柳津的大礼。

“詹事大人不可,小子们何德何能受先生大礼。”

侯二很不合时宜的打断三人拜来拜去的动作:“好了,你们老老小小的三个莫不是想磨洋工”

柳津倔劲又开始犯了:“府尹大人,磨洋工作何解”

“嗯,呃……这不是重点。

好吧,磨洋工就是你们拿着朝廷的俸禄,不好好干活,每天想着过日子就是磨洋工。”

柳津觉得磨洋工的说法有趣,招呼几人一声“府衙杜绝磨洋工,各回各位开始干活。”

侯二听从刘辅元汇报建康情况,又听李愿汇报丹阳郡各县情况。

由于建康和郡下各县被战乱隔离太久,相互间不通消息,各府县都没有消息汇报上来,后者反而地盘更多说的却更为简单。

所以两人汇报的重点都集中在建康城以及几座卫星城市。

“贼兵暴虐,官兵也不遑多让,都下死于战乱的百姓数不胜数,随之而来的瘟疫灾荒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。

更难的是建康缺粮,寻常富贵人家怀金饿死的例子比比皆是,更不用说寻常百姓了,饿死病死的人还在继续不断增加。”

刘辅元随便举几个例子数字都让侯二头痛不已,建康的情况他又不是没见过,史书看的记得都不少。

只是这时候听当事人说起,侯二还是满心沉痛。

“听说瓦官寺在布施米粥,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形”

刘辅元说道:“瓦官寺最早确实有过布施之举,当时还是围城之时,如今寺内也没有多少余粮,在一个月前已经停止布施。”

侯二揉揉脑袋:“台城已经解围,按理来说,各处应该有粮食运入的,不算官家的,粮价这么高,就是商人也忍不住这个诱惑。”

“商人逐利是有道理,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,等三吴的粮食运到建康,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。”

李愿接着愤然道:“何必卖粮换钱,吴中那些大族,只要多挖些铁铸钱就可以了,粮食自然要留着保自己的命。

今年又是灾荒年,粮食只会更贵,建康能卖多少粮,又有多少人买的起粮”

侯二好奇道:“说起来我也有一个疑惑,也什么梁国用的是铁铸钱,不应该是铜铸钱吗”

柳津在一旁补充道:“陛下天纵之才,梁国数十年经营,百姓的富裕程度不是府尹能想象的,

铜钱铸钱量小,跟不上市场需求,所以陛下富有远见的使用铁铸钱,

铸钱流通方面建康内有一个人比较精通,名字叫什么老夫一下子也想不起来了。”

李愿面色欣喜:“敢问詹事大人,此人是不是名叫贺琛”

柳津脸色深沉点头:“是这个名字没错,当年此人上疏陛下,极言国中官吏贪污严重,铸钱经济混乱,

陛下一生节俭,当时怒极,严厉申饬贺琛危言耸听,如今看来是陛下误会他了。”

李愿管不得失不失礼僭不僭越:“府尹大人可有见见贺琛的意思贺琛原本被陛下留在京都守东府城,城破后打算逃回家乡,路上被贼兵抓回,我昨个碰见他正被押送回来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返回顶部